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2019年智能系统与应用学术会议议程
2019年11月30日 | |||||
08:30-12:00 | 注册和报到 徐州全季酒店(铜山万达广场店) | ||||
12:00-14:20 | 注册和报到 澳门新葡亰手机版南湖校区图书馆报告厅 | ||||
时间 | 内容 | 报告人 | 单位 | 主持人 | |
14:30-14:50 | 开幕会 | 中国矿业大学领导致辞 | 周勇 | ||
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领导致辞 | |||||
新华三集团领导致辞 | |||||
14:50-15:00 | 大会合影 | ||||
15:00-15:50 | 深度学习与图像融合相遇:机遇与挑战 | 吴小俊 | 江南大学 | 李存华 | |
15:50-16:40 | 社交网络中面向大数据的社群结构发现 | 曹玖新 | 东南大学 | 李存华 | |
16:40-16:50 | 茶歇 | ||||
16:50-17:00 | 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 | 鲍蓉 | |||
17:00-17:30 | 1.新华三人工智能战略与实践 2.澳门新葡亰手机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实验室建设实践 | 鲍蓉 | |||
18:00-20:00 | 晚餐 | ||||
20:00-21:00 | 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智能系统与应用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 | 周勇 | |||
2019年12月01日 | |||||
时间 | 报告 | 报告人 | 单位 | 主持人 | |
09:00-09:50 | Integrated Networking, Caching and Computing: A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pproach | Victor C. M. Leung |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 曹玖新 | |
09:50-10:40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 唐远炎 | 澳门大学 | 曹玖新 | |
10:40-10:50 | 茶歇 | ||||
10:50-11:40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Future Mobile Networks | 张海君 | 北京科技大学 | 曹玖新 | |
11:40-13:00 | 午餐 |
会议信息
吴小俊,江南大学
报告题目:深度学习与图像融合相遇:机遇与挑战
吴小俊,江南大学二级教授、博导、科研院院长,从事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完成包括国防973子课题、IEEE智慧城市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重大科研课题的研究。2006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江苏省333工程领军人才。在国内外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SCI论文60余篇、EI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本。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其中包括IETE Gowri Memorial Award 、2011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合作者Josef Kittler院士获2015江苏省科学技术奖国际科技合作奖和2016中国政府友谊奖;主持国家精品课程《人工智能概论》和国家双语示范课程《人工智能》的建设工作,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家特色专业点建设负责人和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负责人。曾在英国、法国和港澳台地区留学和学术访问。曾担任多个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主席。教育部计算机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航空学会信息融合专委会委员、省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省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省计算机学会学术工委会副主任和无锡市计算机学会理事长等职。
曹玖新,东南大学
报告题目:社交网络中面向大数据的社群结构发现
曹玖新,东南大学教授、博导、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副院长。江苏省计算机网络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六大”高峰人才,南京市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网络安全优秀教师。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应用和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方面的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江苏省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二等奖1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二等奖1项。
Victor C. M. Leung,英属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报告题目:新一代无线通信与计算机网络
Victor C. M. Leung,教授,加拿大皇家学会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IEEE Fellow,现为英属哥伦比亚大学(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为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系统。他在国际期刊和会议上发表了1000多篇论文,多篇论文被评选为最佳论文奖,IEEE JSAC、IEEE Transactions on Gree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IEEE Transactions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Vehicular Technology等顶级期刊的领域编辑或副主编。他主持了由加拿大政府(加拿大自然科学与工程研究委员会)和企业资助的30多项国际前沿性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在架构设计、协议设计以及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网络的性能分析方面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
唐远炎,澳门大学
报告题目: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
唐远炎博士,现任澳门大学首席教授,香港浸会大学名誉教授,加拿大康可迪亚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国际电机及电子工程师学会终身会士/院士,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院士,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主要从事人工智能、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方面研究,共发表学术论文500多篇(SCI 检索近300篇), 25部专著。他首次将熵理论引入文本分析与理解领域,建立该领域的理论框架。他首次将 “小波分析”引入到模式识别领域,建立交叉学科研究。SCI检索期刊创办人及主编,IEEE-SMC 模式识别委员会创始主席。荣获中国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一项,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重庆市自然科学二、三等奖五项。2006年,他作为大会主席,首次在中国成功举办《国际模式识别大会》,为我国模式识别界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张海君,北京科技大学
报告题目:Artificial Intelligence based Future Mobile Networks
张海君,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IEEE高级会员、中国电子学会青年科学家俱乐部成员、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曾在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UBC)从事博士后研究。主持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教育部-中移动科研基金1项、国家电网等多个项目。任IEEE Transactions on Communications编委、IEEE Transactions on Green Communications and Networking编委、IEEE Communications Letters编委。发表IEEE权威期刊1区/2区SCI论文50余篇;获2017年IEEE通信学会最佳青年作者论文奖、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2018年中国通信学会青年科技奖、2019年IEEE亚太最杰出青年研究员奖。